广船国际股吧(广船国际股吧股票)

  昨日,在广船国际荔湾厂区3号船台建造的最后一艘船—5万吨级化学品/成品油轮下水,标志着广船国际荔湾厂区搬迁进入到倒计时阶段。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震耳爆竹声中,香槟开启,巨轮身上红幕落下,露出名字“WISBY ATLANTIC”。“WISBY ATLANTIC”下水礼的传统仪式完成后,广船国际荔湾厂区3号船台正式退役,宣布荔湾广船搬迁进入倒计时。

  船台是用于建造船舶的施工台,广船国际荔湾厂区目前共有1座4万吨级、2座6万吨级船台和一座5万吨级船坞,分别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几经扩建改造。几十年来,大量舰船和巨轮从这里下水,为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铛铛铛”船台支撑木块被敲掉,船台闸门打开,WISBY ATLANTIC像坐滑梯一样缓缓滑进珠江。“WISBY ATLANTIC”是5万吨级化学品/成品油运输船,它是荔湾广船最年轻的3号船台“孕育”出来的。

  率先退役的3号船台始建于1982年,与另外两个船台比起来,他虽然是厂区里最年轻的“弟弟”,但它的历史同样辉煌。从2001年扩建完成至今,建造的船只超过40艘、载重近200万吨。

  初期,3号船台的长度为223.4米,宽度为22米,比1号船台和2号船台略小。3号船台建造的第一艘船是导弹驱逐舰。“在建造完多艘导弹驱逐舰之后,3号船台又建造了出口到美国的11100吨全集装箱船以及500立方米的自航开体泥驳、1000立方米的自航开体泥驳等特种船。”对3号船台的辉煌历史,广船国际总装二部起运课起重师傅张少兴记忆犹新。

  据悉,荔湾厂区早已“不接单”,新船建造已逐步转移到南沙厂区。荔湾厂区的每个船台和船坞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后,便会正式“退役”,该厂区也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停止造船业务,预计2018年完成全部搬迁工作。

  揭秘:广州塔、海心沙桅杆都出自广船之手

  尘土飞扬的芳村大道南,一边是广钢新城拔地而起的高楼,另一边,是矗立着的鹰嘴架吊机和低矮平房相衬的广船荔湾厂区。工厂的色调是蓝色:工人制服的蓝,象征海洋的蓝。这里是中国南方首个造出万吨巨轮的地方,船的鸣笛声、铛铛的钢材声,即将渐弱,至消失。在不久的将来,广船荔湾厂区也会像马路对面的广钢地块一样,崛起一座“新城”。

  即将与工作和生活了30多年的老厂区告别,广船党委原书记何伟强和一众老师傅们有道不尽的感慨:既不舍,又为广船的新生而兴奋,每走一步都回头,生锈的铁皮屋、红砖厂房和屋子上“百年大计”的字样,都会深深刻入脑海,“希望能在老厂区留下一点造船的印记,这里将来是回望历史的地方。”

  走向国际

  改革开放初期涉足国际业务

  为了加强南方海防力量,1954年8月1日,国家要在广州筹建造船厂,并制定该厂的任务是建造鱼雷快艇。同年,广州港属下的广州船舶修造厂成立。1958年初,广州市政府为了加快南方造船工业的发展,决定将广州第一造船厂和广州船舶修造厂合并,命名为广州造船厂,厂名由叶剑英题字。

  合并后的广州造船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过4次扩建。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广船需要大量年轻新鲜的“血液”,当时未满18岁的何伟强作为广船子弟,加入到这个“大家庭”。而他的父亲,在第一造船厂筹建之初就是这里的一名技术工人。

  “从学徒做起,干到焊工”,何伟强还记得,他参与建造的第一艘船是军舰,那个时代广船主要承接军用船舶的建造任务。在广船工作一段时间后,何伟强去了当兵,“当的是海军,在海上看着我们造的船,很自豪啊!”老同志难掩激动的心情。

  服完兵役,何伟强回到广船,在一线工作多年后转到管理岗位。据厂志记载,改革开放时期,广船迎来第一次的辉煌:1979年广船承接了香港的国际货船建造任务,首次涉足国际造船业务,同年与港商和美国集装箱公司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国际的资金和技术成立集装箱制造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船正式打进了国际造船界,何伟强说,参与国际造船业务为广船开拓了军用船以外新的业务方向,而国外的造船技术也为此后广船建造大型民用船提供了支持。

  改制上市

  19 9 3年同时登陆港交所和上交所

  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国际业务探索和技术积累,广船的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八五”时期厂区全面扩建和扩大产能,昨日退役的3号船台,就是在1982年扩大产能时兴建的。厂方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的年产量比70年代增加了一倍,造船吨级提高到3.5万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新的时期,广船接到了新的任务:邓小平同志南巡后,1992年广船进行了股份制改制,成立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广船国际”)成立。据厂志记载,1993年8月6日,广船国际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H股,开盘价每股2.38港元。同年的10月28日,广船国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9家发行A股试点企业之一,开盘价6.5元人民币。

  同一年内完成在境内和境外交易所上市,在全国工业企业来说是首例。上市为广船带来什么实质改变?何伟强形容为“突变”,上市为造船事业带来资金和技术改造,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另一方面和国外造船企业合作,引进国外技术,比如广船和瑞典的船舶公司在客滚船、运油船上面有多项技术合作。何伟强的女儿也投身到造船系统,一家三代都是围绕着广船而生活的。

  前期军用船的技术基础,加上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引进,支撑起新时期广船的造船技术体系,1997年,广船转向生产成品油运输船和滚装船为主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非船业务

  广州塔、海心沙桅杆都出自广船之手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庆典上,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广东号”彩车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彩车上的喷水龙船和“虎门大桥”等让人印象深刻。该车的机电设计部分,由广船机械工程事业部承担。这是广船的非船“产品”首次在国家舞台亮相。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进入快车道,带动造船业进入黄金时期,凭借着先进的工程技术,广船在新千年提升船舶建造能力的同时,积极开拓非船业务。

  2001年,广州举办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九运“中华世纪坛”和九运大舞台,机电液压设计由广船机械工程事业部承担,解决了舞台上重34吨、直径16米的模型道具升降难题。

  广船在钢结构方面的建造技术也是业内领先的。你可曾记得,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场馆海心沙,扬帆启航的三支“桅杆”?其钢结构就是由广船国际子公司永联公司完成的。“小蛮腰”广州塔有着先进的抗震系统,这套系统和钢结构建造,是由广州大学和广船国际共同设计完成的。

  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的过山车是由广船国际建造的。广船的非船业务甚至拓展到境外,不少游客都熟知澳门的威尼斯人度假村、新葡京酒店,这些酒店都出自广船国际之手,其中威尼斯人度假村工程更成为广船国际在港澳业务的样板工程。

  南迁龙穴

  产能扩大盼望注入更多新血

  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创造了华南造船的光辉历史,产能一年达到100万吨载重吨,高峰时期一年20条船下水,更造出了华南第一艘万吨级的远洋货船。

  随着广州市“退二进三”的推进,市区的重工业制造企业逐步搬迁,在广州造纸厂、广钢集团之后,广船国际的搬迁也排上了日程。

  2014年广船国际收购原龙穴造船厂,成立广船南沙厂区,面积253万平方米,是荔湾厂区的5倍,有大型船坞2座,泊位5个,高吨级龙门吊机5台,规划的年造船能力350万载重吨。南沙厂区为广船乃至整个中国南部造船打开了新的篇章。

  也正是因为南沙厂区的稳步发展,2015年起完成了历史使命的荔湾厂区启动分步搬迁,先是将特种船舶制造和技术研发转移到南沙,今年6月,在荔湾厂区办公的财务中心、物资部和集配中心三个部门也正式搬迁至龙穴岛新厂区。

  从第一艘500吨的小军舰,到今天5万吨级的油船轻松下水,60年过去了,“从南方一个小船厂,发展成国际知名造船企业”,何伟强和众多老同事为广船的发展深感自豪,他们是陪着广船走过昔日的人。

  近年来,广船迎来不少“新血”,90后员工小符是其中一位。他从天津大学的船舶工业专业毕业后加入广船。传统工业比较辛苦,但小符腼腆地笑笑:“在有历史的传统重工(企业),我觉得有一种信念的坚守。”

  技术的传承和信念的坚守,也正是老师傅们所盼望的,今年50岁的标哥彭汝标,在广船搭载岗位已工作了30个年头,因为对船的喜爱和对造船工艺的研究,标哥仍每日穿梭在龙穴岛的船坞之间,手把手地教年轻工人焊接技术。

  记者观察

  三大工业地块改造 撬动广州西南片区转型

  历时7年的广州“退二进三”进行到今天,广船荔湾厂区是市区内最后一个三旧改造的大型地块。广船、广钢和广纸三大巨无霸工业地块的改造,被视为广州产业转移和城市更新进程的标记,三大地块改造增加了广州西南片区的土地供应量,将城市人口引入西南片区,强化西南片区的产业,同时化解东部城区人口压力。

  保留海洋产业的“痕迹”

  日前,市国土规划委官网挂出一则关于广船地块定位和扩容的规划图公示并公开征询意见。广船地块位于芳村大道南40号,规划用地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与今年4月挂出的广船地块控制性规划征询意见相比,新公示中的广船地块建筑面积增加了50%有多,而居住人口的规模只有1.67万人。

  新公示明确,广船地块总体定位为“西部湾区文化艺术客厅,珠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新公示首先强调工业文化的保留,合理保留和利用造船工业建构筑物,严格保护和限制开发规划范围内车歪岛炮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船坞、船台。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院长江浩认为,与南沙港、黄埔港传统上偏重型制造业相比,广船地块与东沙工业区相邻,广船地块引进的产业将更加偏重于服务于第二产业的服务业,形成广佛同城的制造业向智慧研发转型的企业集聚区。

广船国际股吧(广船国际股吧股票)

  打通西南片区成广佛“通道”

  广纸与广钢、广船隔江相望,三个地块组成广州西南片区的“铁三角”,广船被视为“连接点”,广船地块的改造,将有效打通三个地块。按照此前广钢地块的规划,广钢将有绿道通往广船地块的江边。而三个地块之间有广州地铁广佛线连通。

  从功能上看,广纸和广钢新城强调居住,将广州近三十万人口“引流”到西南片区,广船落笔在文化与产业,有规划人士预期将有部分文创和商业、休闲业态,与居住、办公融合,为前两个地块的居住人口提供服务。

  上述规划人士更认为,三个地块是融合而不是割裂的,三个地块不仅都有部分列入白鹅潭商务区的规划中,同时也是广州与佛山衔接的重要“通道”,通过综合运用鹤洞桥、洲头咀隧道、东沙高速,将佛山与广州的西南片区打通,真正发挥白鹅潭商务区的辐射作用,实现“广佛同城”的长远目标。

  专题撰文:南都记者 赵安然

  专题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作者:赵安然 谭庆驹

发布于 2024-04-19 12:04:55
收藏
分享
海报
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