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券从业(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文/安若兮

用温暖的文字,点亮孤独的灵魂

提起证券,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在这一轮全球普跌中依靠重仓传统能源而再度“封神”的巴菲特?

还是北上广的投行精英、基金经理?谈笑间管理百亿资产,涨跌中洞悉财富密码?

“证券从业者”在普通人眼里或许自带精英气质:工作稳定、收入丰厚、很多还顶着“国企”的帽子、掌握大量金融市场信息,随便一开“金口”就能让“韭菜”赚得盆满钵满。

同时,学历门槛高、专业要求高,还得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拿到相关从业资格,简直是令人垂涎却只能望洋兴叹的“宝藏”工作。

如果你这样想,那么接下来的文字可能会完全颠覆你所有对于“金融精英”的美好想象。

北京证券从业(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而我所经历的,简直如同“噩梦”……

一、招聘启事:高薪诱导,规避业绩

北方东部沿海一个80万人口的县级市,工薪阶层人均收入水平多少?不过3千到4千之间,公务员转正也就5千块钱左右。如果招聘信息中心打出“国企扩编,月薪1万招编制内员工”会产生什么效果?

绝绝子!对“小镇青年”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大“馅饼”,直接砸瘫痪那种。

北上广双一流大学的应届生平均工资也就8000左右,小小的县城,不要求工作经验、不限制专业、大专学历即可、性别不限,还有国企编制,就你问香不香?

如果真有这样的“好工作”,在小县城这种靠人脉办事的“大环境”中,能轮到你头上的概率有多大呢?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天降好运,命运所有的馈赠早就明码标价。丰厚的待遇背后,必然有着相匹配的付出。

当你试图从岗位职责中找出那个致命的“难点”时,你看到的却是类似下面这番描述:

客户咨询服务、资本中介业务、客户业务沟通、维护客户关系、做好客户服务、传递研究报告……

就这?就这!如此简单的工作确实不需要高学历,所谓的“理财顾问”,跟“客服”或者“前台”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打打电话,发发文件,就能轻松拿6000-10000的工资,yyds!于是,你投了简历,接下来安排面试。

你其实也在怀疑,国企人傻钱多吗?还是精准扶贫?北上广竞争激烈,难道小县城能弯道超车?你却被表面的美好给迷惑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面试环节,面试官冠冕堂皇地说,我们这么好的单位,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来,但却选中了你,虽然你并不是最优秀的。

虽然有业绩要求,但洒洒水呀,很容易达成,而且营业部会分配客户给你,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努力大于资源,最难的是考试,你先全力以赴看书学习,拿下从业资格考试正式入职再谈后续问题!

轻描淡写,你的关注点就被转移了!

如果此时不这样避重就轻掩盖业绩问题,你大概率你会权衡业绩要求和你自身能力、资源以及职业规划之间的匹配度,进而客观地做出取舍,并止步于面试环节,导致招聘KPI无法达成。

而一旦你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考试,你的沉没成本越来越高,中途放弃的概率就变小,此时对方手里的筹码变多,“鱼”才算真正咬“钩”了。其实,拿到证券从业资格,噩梦才真正开始,后面咱们细谈。

二、脱产学习:望梅止渴,后果自负

证券是强监管行业,对于券商而言,拥有证券从业资格是必要的“通行证”,否则根本无法入职。

取得证券从业资格必须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官网报名,全国统考,疫情爆发之前每月1次,从2020年开始,频率缩减至每个季度一次,而且还要根据国内疫情做出动态调整,这也导致考生备考的时间成本更高,而用人单位招聘的难度更大。怎么办,为了保证通过率和入职率,只能从两方面入手:增量+提质。直白一点说,就是增加候选人数量,同时提高候选人的考试通过率,这样才能保证营业部在招人方面有更大的胜率。于是,就出现了招聘岗位和招聘频次增加,以及面试通过率增加的局面,但不知情的候选人却误以为是自己才能出众,得命运垂青,毕竟这种“钱多活儿少离家近”的工作可遇不可求。

这也可以解释上文中,岗位职责描述方面为何极力避重就轻。下面来说“脱产学习”。

营业部会要求所有候选人“原则上”必须到营业部去封闭学习,朝九晚六,不允许迟到,不要请假,跟正式员工上班时间一致,并安排有每日课时表。学习期间,手机一律上交,两场考试的教材交替学习,每天会有负责招聘培训的人,去到“教室”里“巡视”,课间休息十分钟。

当然,对于学习的方法也有统一的模式,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阅读,备好3色笔,一字一句地在下方划线,每一遍使用一种颜色。另外,所有的课后习题和历年真题都不允许擅自练习,因为中途会进行测验,如果有人刷题,会导致测验结果出现偏差,难以把握每个候选人真正的学习情况。这其中其实还有另一层的考量,就是候选人的“可控性”:

一来,强监管行业就是不能碰触“监管红线”,一开始就无条件“服从”的人,违规风险会更小;

二来,营业部每月设置不同的竞赛规则,不去质疑“规则”合理性的人,大概率缺乏自主意识和怀疑精神,今后管理的难度会更小。

以2021年为例,由于受疫情影响,只在4月、7月、12月举行了3次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也就意味着,一把考过的候选人至少要备考2-3个月,越到下半年,备考周期越长。

那么,问题来了,备考阶段的时间成本谁来承担?

营业部吗?笑话!

你又没入职,不给营业部创造任何价值,营业部凭什么承担你脱产期间的风险补偿?换句话说,给你提供场地、专人负责管理,没跟你收水电费和租金就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这么想,好像也对,可是你总觉得哪里不对。你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学习备考,为的是入职,而且是营业部统一安排,这等于变相买断了你的时间呀,你付出了寻找其他工作的机会成本。

而且学习期间,你的吃、住、行所有费用自理,就等于入职前的这几个月的投入都成了“沉没成本”,但从经济学角度,沉没成本是不具有价值的。

你品,你细品……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愿意付出时间,并且费用自理地去学习备考,都是你自愿的,跟营业部无关,谁让你迫不及待想入职呢?考不过是你倒霉,考过了,允不允许你入职,决定权在人家手里。

到头来,你发现你手里竟一个筹码都没有,全由人家牵着鼻子走。这是什么鬼逻辑?对,就是这样的逻辑,用行话说就是,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但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也是持续性的这种逻辑,让你在日后的工作中处处被动。

三、全员销售:招聘岗位≠入职岗位

在公开渠道的招聘启事上,你会看到2-3种岗位设置,譬如策划岗、招聘培训岗、理财顾问岗等,薪资也会有差异。

面试前你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向对号入座,面试环节对方也承诺你有相关的岗位设置。

可是,等你拿到从业资格之后,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却被偷梁换柱了:岗位统一设置成了“理财顾问”,你提出异议,可对方却敷衍你说,想要做那些岗位,必须有业务经验,不然根本就做不好,所有人入职都得从基层做起。哦?又是一套看似“好有道理”的鬼话。如果是这样,面试环节为何不讲清楚?偏偏你该考的证也考了,该花的钱也花了,骑虎难下了,才来个马后炮,像极了吞下一只苍蝇后才告诉你那不是一粒花椒。莫非真话说一半不等于欺骗?不愧是做金融的,把股市的“信息差”运用得炉火纯青!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本就是双向选择,你把简历事无巨细地呈现在对方面前,对方却在岗位描述环节隐瞒实情,难道劳动者没有没有知情权?

要知道,理财顾问是业绩导向的,6000的底薪,有一部分是为了吸引大量面试者,还有一部分是为了抚慰这种“名不副实”带来的心理落差。你接受,就是默许了这种“套路”带给你的不适,同时,劳动合同的签订,也意味着你必须受到法定约束。

于是,在一环接一环看似合理的“逻辑”中,你说不的权利一点一点地被剥夺,直到成了身不由己的“提线木偶”。

毕竟,此时说不,前功尽弃。

当然,入职后你会发现,内部确实有诸如合规、财务、电脑、柜台等后台岗位,但一个萝卜一个坑,几乎都被工作许多年的老员工占据,不要以为他们就是坐坐办公室的“文职”,他们同样要背销售任务。所以,用“全员销售”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在整个过程中,考下来的证券、基金相关的从业资格,都是你自己的,如果没有这种高压管控,学习的动力和考过的概率都会低一些。没有什么事一定是坏的,或者一定是好的,但复盘整个招聘入职的过程,尤其是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你会发现,你一直在被“算计”,关于这一点,我们留在后面几篇文章里面说。

(未完待续)

发布于 2022-04-04 02:04:15
收藏
分享
海报
97
目录